第一百零八章 胎死腹中的制度(2 / 2)

“不过是自幼熟读的那些经典,没什么新鲜的,只是最近两年,小弟又对朝廷建制有了些想法,前些时日才整理成文,本想命人送给兄长过目,如有可能便呈上天子付诸实施,却不料兄长突然辞官回乡。”陈群不由得长长叹息起来。

“哦?拿来让为兄看看。”荀彧一下子来了兴趣。

陈群兴冲冲地跑到书房,取出自己存放在精美木匣中的文稿,又将其端端正正地放在荀彧面前,然而半晌过后,看着荀彧不住摇头叹息,他的脸色也渐渐黯淡了下去。

“这些东西是好的,但不会被当今天子采纳。”荀彧最终下了评语,又翻到开头的篇章,“九品官人之法,可惜了,未遇其时。”

“文若兄,何出此言?”陈群脸色很难看。

“你这九品官人之法,每州郡推选大中正一人、小中正数人,再将各州人才分为九品,朝廷再根据中正提供的人才家世、品状来委任官职,确立升迁。”荀彧说道:“放在几十年前,朝廷选官用人全凭喜好,幸进之徒汹汹当道,以致于天下大乱,那时候若是有这样一套九品官人之法就好了。”

陈群沉声说道:“现在的科举之法更加不堪,朝廷用人重才不重德,重视的才还是杂学之才,于天下又有何用?长此以往,只怕国将不国,我等有识之士绝不可熟视无睹啊。”

“制度好不好,不是你我说了算。”荀彧苦笑起来,“自从朝廷开科取士,广设学堂,下面的平头百姓就成了坚决的拥护者,今年又恰逢天子五十寿辰,朝廷特开恩科,为兄从洛阳一路所见,尽是对天子感恩戴德的,在这个时候说不合时宜的话,怕是出门都要被人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陈群面色难看,反复念着这几句令他恨得牙痒痒的诗,“任是谁都能求学做官了,哪还有人去耕田种地,这天下还有何体统?”

或许是压抑得太久,陈群的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住,在荀彧面前尽情诉说起来。

“这刘备不过是边地武夫,依靠兵强马壮夺了天下便也罢了,如今连上下尊卑的纲常都要搅乱,真是令人发指。”

“若是袁氏兄弟这等名门之后夺了天下,甚至是曹孟德也行,我这套九品官人之法必定能大兴于世,澄清吏制,留芳青史。”

陈群说的兴起,荀彧却有些听不下去了,“当今天子虽然与我等理念不合,但起码是汉室宗亲,匡扶社稷也有大功于天下,袁氏曹氏累受汉恩,又有什么理由取而代之?”

“文若兄,我知道你是一心忠于汉室,以匡扶天下为一生之志,但你想想,如今这个纲常崩坏的大汉,还是你一心想要匡扶的那个大汉吗?”陈群冷笑着反问道:“天下乃是有德者居之,代汉者当涂高,这话可不是外姓人说的,而是孝武皇帝亲口说的,只要德行足够,恩泽天下,天子姓谁又有什么不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长文,你虽在乡野,却也要谨言慎行。”荀彧叹息着摇了摇头,“这种话也就是在你我之间说说,其他人就绝对不要说了,以免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