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安蜀之策(2 / 2)

比如说第十一策:嘉陵还汉,若不是真正有心的人,绝对提不出这样的计划。

根据张松所说,贯穿汉中盆地,途径荆襄,一直奔流入长江的汉水,其源头并不是汉中西部,而是在西北方向的武都一带的西汉水,由于四百年前的一场大地震,西汉水被切断流向,转而南下汇入嘉陵水,这也就是史称的嘉陵夺汉。

这一次河流改道也改变了两个地区的环境,汉水失去了主要源头,水量极具减少,以至于汉水的航运能力大不如前,而嘉陵江也没有得到好处,反倒由于水量急剧增加,变得更加暴虐,洪水灾害时有发生,民众苦不堪言。

根据张松的实地考证,古汉水被截断的地区仍有旧河道存在,与现在的汉水河道最近处只有四十多里,如果能开凿旧河道,使汉水恢复原貌,则汉中得到了更多水源,嘉陵水的水患也可以大幅减少,可谓一举两得。

第十二策更是一个大工程——张松竟然动起了子午道的主意,想要将这条六百多里的谷道变为坦途。

关中与汉中之间被秦岭隔绝,就像并州与冀州之间有太行山阻隔一样,漫长的交界线上,只有六条主要道路,依次为陈仓道、襃斜道、倘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其中,子午道的地势最险。

在张松看来,益州自古以来便隔绝于中原,每逢乱世都会被有心人割据,其最大的依仗就是隔绝汉中与关中、成都平原与汉中之间的群山。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当年光武皇帝就有一句名言——“既得陇,复望蜀”,如今张松计划打通关中到汉中之间的道路,就是为了消除阻隔,让朝廷增强对汉中的控制,进一步降低益州的割据倾向。

“这两条计策,若是没有能臣坐镇,二三十年时间,绝对做不下来。”刘备轻叹一声,抬起头来望向张松,“可一旦做成了,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陛下不觉得荒谬?”张松反倒有些诧异。

“当年秦始皇征发民夫数十万,耗时多年,修造了一条贯穿云阳到九原的直道,期间被天下人称之为滥用民力,荒谬不堪,然而四百年之后,当初修筑直道之人和反对之人都已经化为灰泥,这条大道仍然在造福天下。”刘备长身而立,手臂虚虚指向北方,“北方若有战事,只需七天,我大汉关中骑军便可跨越一千五百里,直达阴山脚下,如此伟业,谁又敢妄称为谬?”

“呃……”张松有些不敢接话了。

秦始皇那是什么人物,虽然大家都承认他横扫的伟业,但之后的一系列浩大工程导致民不聊生,叛乱四起,也是人们公认的,刘备可以拿秦朝的大工程举例子,因为他是天子,身为臣下,却是不能轻言。

“始皇帝这人站得高、看得远、手笔也大,只是高估了国力,以致于好事变成祸事,本朝立足于民,自然要爱惜民力,脚踏实地,但也要学习他敢为人之不为,造福后世的勇气。”刘备转过身来问道:“子乔,这两策是你提出的,那你愿不愿意付出后半生的光阴,将其付诸实施?”

“我?”张松愣了,自己来到洛阳还不满一个月,就被安排了这么重的担子,陛下的心是有多大,他就不怕自己是个夸夸其谈的废物?

“朕身边有很多人,能出主意的、会做事的都不缺,但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是那些能出主意也会做事的人,朕觉得你也是这种人才。”刘备说道:“张子乔,朕愿意出钱出粮出人,给你一个成就事业的机会,能不能抓住机会造福当世,留名青史,就看你自己的了。”

“臣……”张松听得此言,眼圈瞬间就红了,当即退后两步,整理衣冠,对刘备施了一个端端正正的大礼,“君既信臣,臣必粉身碎骨以报!”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汉昭烈帝》,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