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从国事到家事(2 / 2)

“如果永儿回答的是读书难,练武容易,你又该如何教训他?”

“臣妾会说年纪小小就偷奸耍滑,只捡着容易的学,长大了又怎能担起重任?”

“哈哈,倒是怎么说都有理,妙极,真是妙极!”

事业有成,妻贤子孝,作为男人,这绝对是最美好的事。

此时距离登基称帝已经有半年时间,宫内宫外各项事宜都逐渐上了正轨,刘备肩头上的担子也相对轻了许多,闲暇时间增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家庭更加和睦,糜贞再次怀孕,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这一次能够顺利生产,刘备就将迎来自己的第五个孩子,为此他特意举办了丰盛的晚宴,全家上下都为这好消息雀跃不已。

唯一让刘备有些遗憾的就是,张宁最近两年都没有怀孕的迹象,如今她已经年过三十,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怀孕和生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再过几年,就会成为传说中的高龄产妇,生孩子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张宁心中可以说是焦急万分,她心里很清楚,刘备早年丧父,没有兄弟姐妹,除了叔父刘子敬那一房之外,所有的亲属就只有眼下的三儿一女了。

若是寻常人家,有四个子女也就罢了,毕竟谁也没那么大的家业要继承,但刘备不一样,他是天子,真正的家大业大,区区三个儿子,一个堂弟,实在是过于薄弱了。

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十分低下,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活多久,皇帝也是人,也是肉体凡胎,同样说不定哪天就呜呼哀哉了。

万一到了那一天,刘备没有留下足够数量和足够强大的子嗣群体,他的基业只怕是保不住的。

为了更多的后代,张宁试了很多法子,请华佗开了不少药方,连带着刘备也喝了不少药汤,然而都无济于事。

刘备倒是看得开,儿子多了少了无所谓,像原本历史上的司马家,枝繁叶茂,结果生了一群废物和蠢才,不但把白痴推上皇位,留下“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还弄出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个好儿子,顶得上十个废物,一百个败家子。

只是,刘备看得开,并不代表别人也看得开。

张宁就是那个最看不开的。

身为皇后,张宁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帮助刘备坐稳江山,将血脉播撒下去,尽可能地延续更长时间。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她才努力学习医术,钻研产科知识,在刘备的指导下制作出世上第一把产钳,开设了专门的妇产医院,并斥巨资积极推广妇科和儿科的医学进步,推广卫生知识。

然而积累来积累去,到了最后,张宁却绝望地发现,自己怀不上孩子了。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理应多纳些妃子,既能笼络人心,又能增添子嗣,何乐而不为呢?”

类似的话语,仅仅在这半年里,张宁就说了不下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