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御使(2 / 2)

“不可不可。”众人再次出言反对。

这种近距离接触朝廷来人,借机溜须拍马施以贿赂的好事,怎能让你段煨独占?

要么大家都沾好处,要么就都别沾。

经过一番扯皮,最终,众人还是同意了段煨最初的意见:

请朝廷使节入驻县府。

商议妥当之后,诸将各回各家,各自打起了算盘,同时尽其所能地派出人手,打探前来弘农的朝廷特使究竟是何许人也,来这里究竟有何用意。

十几名先期抵达传达消息、并暂时在破破烂烂的客舍之中歇息的朝廷中人自然就成了香饽饽,短短半天时间,就被十几拨人上门拜访,弄得不堪其扰。

最后,这些朝廷中人发了一顿脾气,并轮值在外守卫,严禁任何人前来打扰,这才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天色渐晚,一名军士端着餐盘进到馆舍深处某间不甚大的屋子内,放下饭菜,向为首之人汇报起这半天时间里过来送拜帖、塞钱的事情。

“段忠明有没有派人过来?”或许是因为天气仍然寒冷,这名为首之人身上还穿着厚厚的皮裘,大大的风帽将他的上半张脸都遮住了。

“有名有姓的将领之中,只有这位段老将军安分守己,据说在忙着清扫县府,等着御使入住呢。”军士嘻嘻笑道:“只是他们谁都不知道,都督已经进到城中,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呢。”

“行了,下去吧,给弟兄们提醒一下,馆舍破败,睡觉的时候都把厚衣服穿上,不要冻坏了。”

片刻之后,屋内只剩下了这名微服入城的都督。

看着仍在冒着热气的饭菜,他摘下兜帽,露出一张清瘦的脸庞,慢条斯理地品尝起来。

此人正是当今天子刘备最为宠信的旧部、新任司州都督、凉州三明之首段颎的孙子,段浩。

段煨的动作很快,一个下午加一个通宵之后,县府内外就变得焕然一新,城中主道被黄土覆盖压实还泼上了水,城中民众也得到了通知,各自打扫大道路,自家院落,欢欣鼓舞地等待朝廷御使的到来。

然而,两天时间过去了,说好的御使车队却仍然停留在陕县没有动弹,反倒是先行到来的十几名军士不怎么消停,成群地游逛在城中各处,每到一处都跟民众聊得热火朝天。

而他们聊的内容都是些气候、田地、水利、人口之类的话题,从关心的方向来看,这些人不像是军士,倒像是地方官员一般。

在此期间,诸将也有命人乔装打扮,主动搭讪,试图打听出御使的姓名来历、个人喜好等消息,但这些人嘴很严,想说的不遮掩,不想说的却是一个字都不往外吐。

诸将派去陕县的探子也都无功而返,御使此次前来,带着近千名精锐士卒,一到陕县就接管了当地城防,这些探子们甚至连进城的机会都没有,就灰溜溜地赶了回来。

“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几乎所有人都心中不安,不住地思索着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