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发展(2 / 2)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政权,随后他为了国家和个人的需求,开始了大规模的土木工程。

长城、秦直道、灵渠、骊山陵墓、阿房宫……

这些规模巨大的工程旷日持久,耗费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力,而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两千余万,成年丁壮也就三四百万,根本经不起这种程度的折腾,所以秦国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最短命的统一帝国之一,从统一六国到最终覆灭不过十四年。

有秦国这个前车之鉴,刘备自然不敢那样效仿。

“三十年还好说,不过是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熬得起,只是这一亿人口——”郭嘉失笑起来,“当今天下不过四千万人口,便已经闹得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了。”

“你觉得大汉天下容不下那么多人口?”刘备打断了郭嘉的话头,似笑非笑地问道。

“目前来看是养不活,除非能开辟出与关中、河北相当的粮食产地,江汉有这种潜力,但再往南走,沼泽、瘟疫和蚊虫这些东西,令人望而生畏,难以大规模迁徙定居啊。”郭嘉显然是对天下大势有过深刻的思考,回答得无比自然,同时拍了拍屁股下面的土地,“将森林和原野变为良田,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我们能享用这千里沃野,也是靠着一代代先祖花费了上千年的时间和心血才驯化的。”

“先祖们没有我们一样的优良工具,我们有他们一代代积累下的宝贵经验,完全可以缩短这个过程,只要官府大力支持,花费一代人的时间,荆南、江东,就都会成为新的天下粮仓。”刘备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说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长江以北地区从先秦到汉末魏晋都占据着天下的绝对核心地位,直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这些事件,被游牧民族驱离家乡的汉人才开始大规模开发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尤其是江南,从《汉书》中记载的“火耕水耨,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这样稍显原始的生活生产模式,到《宋书》中“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绸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史》中“国家根本,仰给江南。”的鱼米之乡,华夏诸民花费了七八百年时间,无数人的心血。

但是,原时空中的发展缓慢,那是由于缺乏先进工具和经验指导,只能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摸索,如今刘备大规模开发,又在幽州和朝鲜半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培养出了大批年富力强有经验的基层执行者,如果还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那就太对不起前人的智慧经验和自己十几年的努力奋斗了。

华夏已经提前几百年进入了大规模普及铁器的时代,没有理由放慢脚步。

“使君说了算,使君的大旗指到哪里,我们就冲向哪里。”郭嘉哈哈大笑起来,“对了,那两个天纵奇才呢,怎么没见跟着使君一起?”

“我让他们周游各地长见识去了,说句老实话,就这两个,我是快教不了了。”刘备长长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