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另一股势力(2 / 2)

“周瑜拜见将军。”这位年轻人来到吴景面前,施施然行了一礼。

“广陵那边怎么样?”吴景微微点头致意,没有过多客套,直接问起了正事。

周瑜与他外甥孙策自幼相识,既是至交好友又是连襟,说起来都是自家人,吴景也从不把周瑜看成外人,只当是自家子侄一样,说话也比较随便。

“徐州人排外得很,刚开始还是有些对抗的意思。”周瑜笑道:“于是小侄杀了一个挑头不交税纳粮的豪强,灭了他满门,又把第一个为这人叫屈的杀了,同样灭了他满门,其余的人见了血,也就学得乖了。”

“年轻人做事不要太过狠辣了,建功立业固然好,但杀生害命终究是有违天和,没好处的。”吴景面色微变,似是有些不忍地劝说起来。

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跟他们这些老人不一样,特别崇尚简单粗暴的做事方式,脑门上仿佛就镌刻着激进、不妥协这些字眼,动不动就要杀人满门,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孙策在平定江东的时候就是这样,把当地世家豪强杀了个七零落,如今周瑜在广陵也是一样,这种做事风格,总是让吴景有些心中不安。

周瑜笑了笑,低声辩解起来,“江北不是我们的用武之地,也不可久守。我军当务之急,就是趁着徐州军还没有集结起兵力大举来犯,尽量搜刮钱粮物资,甚至是丁口民众到江东去,若是优柔寡断,只怕敌人兵临城下之时,我们还在跟当地人讨价还价呢。”

北人善马,南人善舟,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谚语。

周瑜出身大族,从祖父周景和叔父周忠都曾担任太尉之职,可谓家学渊博,他天资聪颖,自幼熟读兵书,对水军尤为感兴趣,经过几年的军旅生涯,他自认水战天下无双,然而在陆战这方面还是缺乏经验。

正因如此,在当初跟随吴景出征之时,周瑜就主动献策,希望吴景不要贪恋广陵太守的职位,抱着速战速决的心态捞一把就退回江东,倚仗长江天险固守,静待天下之变再做打算。

然而吴景在拿下江都、广陵等长江北岸城池之后,居然打起了在这里落地扎根的心思,这就让周瑜有些不爽了。

这一次周瑜在广陵大开杀戒,实际上也是为了逼迫吴景尽快脱身。

吴景轻叹一声,喟然说道:“公瑾啊,淮南水密布,利于舟楫往来,同样是利于我军作战,不利于北方人的骑兵,江都、广陵都是坚城且背靠长江,我军若能以之为盾,凭借水路运输,完全可以在江北站稳脚跟,你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保守了。”

“将军还没有接到密报吗?”周瑜笑着问道:“徐州都督陈登宣称要匡扶社稷,诛灭伪帝袁公路,派遣中郎将曹豹领军一万前往讨伐,我们这些所谓的袁氏党羽,只怕也免不了一场兵戈。”

“听说了,那陈元龙不过是摆个姿态罢了,区区一万人马,哼哼,只怕是连袁公路的面都见不到。”吴景冷笑起来。

“如果来的是三万人马呢?”周瑜继续问道。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汉昭烈帝》,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