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让(2 / 2)

可你也得有本事喜欢啊!

董卓、袁绍都是一时雄才,甚至江东那几位也都声名在外,现在坟头上的草都快有人高了。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别说没有与人争雄的本事,就是本事稍稍差一点,搞不好都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陶谦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子孙找一棵大树,不要在黄泉路上走着走着,身后就被子孙们追上来了。

“老夫心意已决,要将徐州大位出让,你就不要痴心妄想了。”陶谦扔下一句话,颤颤巍巍地返回后堂,只留下陶商站在那里,心中满是怅然。

冀州,邺城。

听说徐州有急报传来,刘备就带着两名弟子匆匆向邺城赶去,结果一路上好消息接踵而来,等他们返回邺城,张飞已经大显神威,将袁术打得仓皇逃窜,缩在扬州不敢动弹了。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听了汇报之后,刘备呵呵笑道:“翼德就是那阜山上的雄鹰,日后必将展翅高飞,扬名天下!”

“谁说不是呢,千里奔袭,一万对二十万,三战三捷,就是古代那些名将也不过如此。”郭嘉同样心情大好,手里拿着陶谦的亲笔信不住翻来覆去地看,“如今陶恭祖想要让出徐州牧之位,邀请使君前去一叙,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不去,推让几次再说。”刘备悠哉悠哉地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说道:“徐州我是肯定要,能兵不血刃更好,但姿态总是要做的嘛,总不能让人说刘玄德摆出了仗义相助的架势,实际是急着谋夺徐州吧。”

“那我就回信推掉?”郭嘉问道。

刘备摇摇头,“还是我亲自写信推辞吧,陶谦想笑就让他笑去。”

经过这几年的苦练不辍,刘备的书法水平已经被卢植盖棺定论为无药可救,老先生都不再强求了,刘备自己也认命了,索性破罐破摔,写字更加随心所欲,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了。

半个月后,冀州牧刘备刘玄德的回信内容就传遍了徐州各地。

在这封信里,刘备深情回顾了当年在徐州的见闻、与徐州各地英才的交往,以及与陶谦的忘年之交、深厚情谊。

然而,刘备身为汉臣,不敢把如此位高权重的官职私相授予,还是婉拒了陶谦出让徐州牧的请求。

“这刘玄德,真是要做足姿态才肯接手徐州吗?”陶谦收到回信之后哑然失笑,当即铺纸研墨,再次写下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

又一个月后,刘备第二次婉拒了陶谦的请求。

“刘使君说了,他身为汉室宗亲,保土守疆,不让窃据高位的奸贼祸害大汉子民乃是义不容辞,不管当不当徐州牧,都会让自己的军队帮助徐州民众安居乐业。”

坊间地头处处流传着类似的话,令民众们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刘备的声望越发高涨。

很快,陶谦的第三封信启程出发,朝着邺城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