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改变天下的花(2 / 2)

在这个私学泛滥的年代,遇见年少有才的人就收为弟子,给与提携,是很多身居高位或是身负名望之人都会去做的事情,但在沮授看来,像刘备对诸葛亮这样,恨不得把所有的学问和本事都倾囊相授,摆明了要培养出一个接班人的架势,实在是闻所未闻。

说句不夸张的话,绝大多数的人对亲儿子都没这么上心的,更别说非亲非故的弟子了。

“难道公与不觉得能够收到这样一个注定要留名后世的杰出弟子,对我来说也是无比的好运气?”刘备哈哈一笑,又跟沮授聊了几句别的,就算是把这个话题给扯过去了。

另一个好消息,则是在六月初,从徐州商会那边无心插柳而来。

徐州、扬州一直有海上贸易的传统,最近几年虽然偶有波折,但总体来说还是保持得比较稳定,不断有商队往来于江东和交州等地,有些胆量大的商人甚至沿着海外胡商的来路,试探性地向中南半岛乃至于更南的地方跨了出去。

徐州商会那边,大家都知道刘使君喜好新鲜玩意,所以在四处交易的过程中,凡是遇见稀罕的物件,不管有没有用,价钱高低,都是先买了再说。

这一次徐州商会有人在交州看见了几株从未见过的白色花卉,便不假思索下手购买,胡商想不到连这都有人花钱买,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连忙又从船舱里找出尚未吃完的蔬菜,半买半送地给了钱多人傻的中原人。

激情消费过后,这名商人心中有了一丝犹豫:为了几株不怎么漂亮的花卉就花了好几金,说出去指不定被人嘲笑成什么样呢。

他在返回徐州的途中犹豫了好几次,要不要把这东西通通扔到海里,自己掏腰包补上损失,但最后还是没有那样做,而是硬着头皮把东西交了上去。

可是谁都没想到,在看到这几株笨头笨脑、一点都不美观的花卉,以往面对小山一般的金银都不怎么激动的刘使君,却露出了震惊和狂喜的神情。

这特么是棉花!

“这事做得不赖,以后遇见什么稀罕的花花草草,尽管买了回来,只要价钱不太离谱,你们想从中赚上一点,也不是什么大事。”刘备压抑着心中的狂喜,尽量保持语气的平缓,让千里迢迢送花过来的商队头领下去领赏,等到对方一离开,他马上扑到这几株棉花跟前,仔细地搜索起毛绒绒的白色花朵。

真好,已经成熟了,还有好些颗粒饱满的棉籽。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居然能把使君激动成这样?”见到刘备反常的举动,好容易有了闲暇,跑来找他聊天的郭嘉也忍不住好奇地凑了过来,“看起来跟芦苇花也差不多嘛。”

“芦苇算得了什么,你仔细看一看这花里面的丝有多长多密,再看看韧性。”刘备小心翼翼地从一朵饱满的棉桃上抽出几根纤维,又小心翼翼地将其捻成略微粗一点的细线,放入郭嘉手中。

郭嘉试着拉了拉,却发现这看似芦苇花的东西居然充满韧性,跟羊毛也差不了多少,他稍一思索,脸上也马上露出了狂喜的神色,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东西能纺线织布!”

“你再数数一株上面有几朵花,算算一亩地能种多少,能产多少。”刘备拍着郭嘉的肩膀笑道。

郭嘉被拍得呲牙咧嘴,但他粗略一数又大概一算,心中的兴奋就完全掩盖了肩膀上的疼痛,叫得比刘备声音还大。

“只要能大规模地种开了,这花足以改变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