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累了(2 / 2)

许久之后,荀谌才转头望向郭嘉,只见对方依旧静静地站在那里,面上古井无波,看不出任何表情。

“或许公达说得对,当今乱世,只属于狠得下心的人,像我和文若这样的,纵然付出再多心力,也注定是为他人做垫脚石。”随着这句话被说出口,荀谌感觉一直在支撑自己的那股心气也消散不见,整个人都仿佛瞬间老了几十岁。

听了荀谌的自怨自艾,郭嘉摇着头笑了,“友若兄,当初你们巧夺冀州,诛灭了所有不肯依附的本地官员,并出尔反尔,将韩馥逼得客死他乡,可没有半点狠不下心袁绍几次三番要曹孟德杀死陈留太守张孟卓,后来又夺了黄河以北的东郡地界,也没有半点狠不下心。不肯正视自己在战略方向和眼光上的错误,而把胜负归结于狠不狠得下心,这是不是自欺欺人呢?”

荀谌哑然无语,半晌后才没好气地说道:“奉孝,你这口才倒是有长进。”

“都是跟我们刘使君学的。”郭嘉笑了笑。

按照刘备的说法,如果有人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正确的应对方法不是想办法证明“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差”,而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你没有你说得那么好”。

“人在世上活一遭,谁没做过几件对不起良心的事?别人说你如何如何,通常都是有依据的,费心费力去辩驳,实在是太没意思也太没品了,还不如痛痛快快承认,然后把对手也拉下水,让他失去继续指责你的资格。”

这就是刘备的理论,无赖但有效。

经过这么几句争辩,荀谌发现郭嘉现在就是块滚刀肉,对自己做的事情直言不讳,但话里话外都是“我有理,而且我绝对不改”,再继续争论下去也是没意义,便索性闭口不谈这件困扰了自己一年之久的往事。

“袁绍在河北的势力已经完全覆灭,不出几日,他的头颅也将不保,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友若兄可曾想过?”郭嘉也识趣地转移话题,询问起荀谌的计划。

“你的意思呢?”荀谌反问道。

“我在幽州听农妇说过,鸡蛋如果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失手就全碎了,所以要多备几个篮子分别存放。”郭嘉悠悠说道。

多处下注,分头下注,这本就是世家大族在面对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之时的通常做法,荀谌出身于颍川荀氏,虽然兴起不过百余年,但对这一套做法早已经驾轻就熟。

荀谌带着一部分颍川世家的子弟前去冀州辅佐袁绍,荀彧则带着另一批年轻才俊投入曹操麾下,正是秉承了古老的求生智慧。

“我有些累了,等到将手中事务全部交接给你那些同僚,就会北上拜访刘使君,然后做个山野村夫。”荀谌说道。

早在一两年前,在荀氏族人跨越黄河往来的信笺之中,对于荀谌和袁绍所面对的节节败退的不利局面,以及内斗不休的烦恼,荀攸就数次建议荀谌尽早急流勇退,不要继续在袁绍那里蹚浑水。

荀谌跟袁绍面和心不和了两三年,其实也早已厌倦了那个虚伪且优柔寡断的上司,如今河北的战事已经落下帷幕,荀谌觉得自己完全对得起袁绍,也该卸掉肩头重担,好好歇一歇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汉昭烈帝》,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