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修房子(2 / 2)

在任何没必要的地方发生伤亡,都是毫无价值的。

“话说回来,云长,我看过幽州军所有征战记录,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沮授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自己的发现,“你虽然是军中公认的第一猛将,却极少与对手进行野战,反而喜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是怎么一回事?”

“踏入战场之前,我就知道肯定能获胜,为什么还要逞匹夫之勇,跟敌人进行不必要的野战呢?”关羽说道:“身为一军之将,只有在不得不为的情况下,才能把辛苦训练出来的将士们置于与敌人短兵相接、生死相搏的险境,如果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勇而做这种事,纵使能强得一时,也终究难逃覆灭的下场。”

“未战而先知胜,是不是太托大了点?”先为两郡太守、后为监军,沮授在这场彻底击败袁绍势力的战争中居功至伟,如今眼见胜利在望,他的心情一片大好,谈笑之间也没了往日里的严肃,仿佛此时并不是在两军阵前,而是在饮酒作乐的宴席上一般。

“绝无托大之意,只是实话实说,我自从追随兄长以来,十年劳苦,不敢有半日安歇,与一众肝胆相照的弟兄们付出了无数心血,才有今日的鼎盛局面,其他诸侯根基太浅、眼界不足,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说到这里,关羽有些自得地笑了笑,“一步迟,步步迟,行军打仗是如此、理政治民更是如此。”

沮授微微颔首,对关羽这番话表示赞同。

放眼当今天下,能够割据一方的诸侯,基本都是在灵帝驾崩、关东群雄讨伐董卓的时候起家,相比起征讨黄巾后就扎根辽东,将整个幽州纳入治下的刘备,足足晚了六年。

六年时间对于人生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如果考虑到董卓讨伐战距今只有三年多时间,就会明白,刘备的发展时间,足足是旁人的三倍不止。

别人在安抚百姓积蓄人口,平定此起彼伏的民变的时候,刘备已经拥有了二百多万安居乐业、为他提供税收和劳力的人口;

别人在囊中羞涩,不得不讨好世家豪强,用政治利益换取他们支持的时候,刘备已经整合了一个州的实力,成为天下最大的富豪;

别人在征募流民从军,在战争中获取经验的时候,刘备已经平定周边胡族,锤炼出了几万精兵,培养出了一批良将;

别人在用杂七杂八的装备来武装士卒,到处搜刮朝廷遗留下来的武库的时候,刘备已经让麾下将士用上了超越以往的先进兵器;

别人的士卒食不果腹,需要依靠战场上和战场下劫掠才能让自己活下去,刘备麾下每一名将士的背包里都有足够支撑七天的干粮。

幽州军从兵力、装备、给养、士气等各方面都要优于任何敌人,这样想一想,关羽的自信,还真是有点根据。

“换了其他人,拥有这种实力之后,肯定是征战不休,尽早平定乱世的,刘使君却慢条斯理,每打下一处就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发展建设。”沮授长叹一声,有些担心起自己的寿命,了,“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或者看到天下重归一统的那天。”

“我们也曾经问过兄长,为何眼睁睁地看着天下四分五裂,数千万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但他用修房子作比,我就懂了。”关羽说道。

“修房子?”沮授好奇地问道。

“大汉天下就像一座倒塌了的木屋,若是拼拼凑凑地搭起来,倒也勉强能遮风挡雨,但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房子的梁柱已经全部被蛀朽了,过不了多久还是要塌。”关羽回忆着当日刘备的解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凑合一下,把问题留给子孙去解决好,还是自己多受点累,换掉所有腐朽不堪用的部件,重新建一座好房子出来好?”

“当然是修新的好,后人若是一个不小心,被倒塌的房屋砸伤怎么办?”沮授不假思索便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关羽笑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多花点时间,重建一个大汉。”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汉昭烈帝》,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