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郭图的想法(2 / 2)

“公则,你可知道,单单是支撑目前的近十万大军,冀州数百万子民就已经耗尽了全力,再抽调人力的话,只怕是要闹民变了。”一位冀州名士强忍着心中的震惊与不满,颤声说道。

对于任何一个nn来说,脱产士兵和总人口的比例都是一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兵圣孙武曾在他的名著孙子兵法中讲过,“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处骚动,怠于通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也就是说,供养十万军队,至少需要七十万个正常家庭,按照一家五口来算,也就是说,拥有三百五十万的劳动人口,才能支撑一支十万人的脱产军队。

袁绍治下三郡虽然人口众多,但满打满算,供养现在的七万大军已经是极限,再从供养这七万大军的劳动人口之中抽调出七万,一进一出就相当于十四万人,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如此滥用民力,只怕是仗没打赢,自己就要先崩溃了。

“幽州军千里远征,还能随随便便就组织起十几万人,在长达数百里的边境线上全面进攻,仁兄认为,他们是如何支撑下来的?”郭图不慌不忙地反问起来,然后不等对方回答,他就自顾自地给出了答案,“屯田,就在关羽部队身后,是数十万亩开发完毕的良田,幽州军一边与我军对峙一边耕种,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这一下所有人都听明白了,郭图是说一套做一套,他明里说着军情紧急,要求各家豪强抽调壮丁奔赴前线,实际上想要做的事,是要从豪强手中抢夺人力,将其收归州府。

这些豪强家里都有大量的隐户和依附的流民,若是响应号召派出人员,那不用说,是从隐户和流民里面抽调,而那些人原本就没有自己的土地,谁给他们活路就替谁种田,让他们去了前线,赶走幽州军之后,再被州府统一调度着屯上两年田,豪强们再想收回这些人口,只怕是不可能的事了。

“幽州军能够屯田,也是因为他们那边有大量的无主之地,荒着也是荒着,可我们这边的地都是有主的,地契上面明明白白,是谁家就是谁家,怎能用来屯田?”先前说话的冀州官员皱起眉头,看着郭图问道。

阳翟郭家也是大地主出身,若是战火烧到颍川,要郭家献出土地用于军屯,你愿意吗?

郭图冷声说道:“事有轻重缓急,用了谁家的地,我们明着算账便是,愿意卖的,州府就出钱买下,不愿意卖的,州府就租来耕种,这样安排,诸位能接受吗?”

怎么可能接受?

现在是袁绍硬着脑袋跟刘备打仗,可不是冀州豪强在跟刘备打仗,凭什么要我们出人出地?

但是,世家豪强出身的本地官员们也只是在心里吐槽,压根不敢说出口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郭图,他们也只能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