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镜铠(2 / 2)

这具铠甲分为前后两片,各一整块铁板锻打而成,再用厚实的牛皮带子连接,在胸腹处还额外铆了一层加强防御的铁片,高览试着敲了敲入手冰凉的甲面,发现其格外坚硬,即便是被箭矢击穿的部分,也只是向内破损成不大的口子,甚至不能让整个箭头穿过。

“能够有效杀伤敌军的只有大黄弩了。”高览脑中做出判断,口中也立刻发出一条命令,“传令下去,除了大黄弩之外,其他nn手集中攻击敌方战马。”

他就不相信对手能给战马也披上这样的盔甲,刚刚那一nn击也证明了,敌军的战马可没有人那么能抗。

经过这一轮试探,双方都对地方的武器配备有了一定的了解,严纲和单经二人不敢怠慢,命令各自的部队分为数部,由几名年富力强的都尉率领,用散兵队形轮番试探冀州军,自己则是遥遥观察,识图摸清冀州军弓箭手的攻击频率。

拉弓射箭需要消耗极大的体力,即便是再强壮善射的弓手,也没办法做到不间歇地射击,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观察对手部队的射击速度,就能大概判断出敌军的战斗能力。

见到战局趋于平淡,远处幽州军的高台之上,刘备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有些庆幸地说道:“当初给你们换装,好多人还觉得我是在浪费钱财,现在看看,这钱花得值当吧。”

白马义从将士们身上的铠甲不是任何一种传统的中式甲,而是风靡于一千三四百年后的板甲,这种铠甲是由大块钢板锻打而成,通体没有半点缝隙,相对于无数细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和扎甲而言,在同等重量之下,拥有更加强横的防御性能和灵活性,由于出厂时被打磨得光亮无比,犹如镜面一般,又被刘备起了个名字叫镜铠。

为了将这种超时代的防具从图纸变为现实,辽东那边甚至在水力充沛的玄菟郡设立了四个大型水力锻锤,昼夜不停地敲打着沉重的钢板,将钢板锻打n们想要的形状。

由于板甲是一个整件,淬火退火相对来说容易许多,也避免了以往加工札甲时繁琐的工艺流程,在解决了动力来源之后,辽东的甲胄工匠们惊奇地发现,过去制作一副札甲的时间,现在居然可以锻打出两三副板甲了。

若是说板甲有什么缺点,那应该就是价格了,但这个问题还要归结到建设成本,四个可以将厚实钢板敲薄敲弯的大型水力锻锤可不便宜,作为盔甲原料,上等的钢板同样价格昂贵,这两样成本算下来,即便是节省了人工费用,起初一万多具板甲的价格仍旧比过去最顶级的盔甲贵上一倍。

换了其他财力不足的诸侯,他们即便能够造出这种昂贵的防具,也最多是用来赏赐给极少数将领,而绝不会像刘备这个钱多得没地方花的主儿一样,让一万人的白马义从整体换装,这种行为不能用烧钱来形容,因为即便是烧钱,也绝对烧不了这么猛。

放眼整个地球,在公元二世纪,拥有如此财力,并且敢这样挥霍的,也就只有刘备一个人了。

玩过三国志曹操传的,应该都知道镜铠这个道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