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赚钱的手段(2 / 2)

“对喽,比如说,原本是能卖十金的琴,经过先生认证,立马能卖到二十金,这就叫名人效应。”刘备嘿嘿一笑,“我觉得诸子百家应该再加个音乐家,先生来当这个开山立派的。”

“等等,老夫认证,价格翻番,然后你给我一成的利。”蔡邕没有理会刘备的吹捧,而是冷静地根据对方的话语计算起了不公之处,“天下哪有这种做生意的?”

“先生想想,制作乐器,从选料,剖料直到最后,需要多少工匠,付出多少心血?”刘备振振有词地反驳道:“认证并不能提升品质,只是证明品质,一成利润,不低了。”

蔡邕想了想,觉得刘备说得也对,赚钱的主意是人家想的,钱是人家垫的,各种宣传也都是人家在做,自己只是出了个名头,若是分成过多,确实不太像话。

别的不说,光是准备蔡琰的婚事和嫁妆,刘备就慷慨地借给他百万钱,刨去其他的开销,用于嫁妆的钱财至少也有七十万钱,都快赶上皇族嫁公主的标准了。

刘备这么仗义地帮自己撑面子,蔡邕老先生自然也不好意思在金钱方面多做计较,再说了,按照之前说好的薪水标准,老先生得在艺术学院干十几年,才能还得起那笔钱,不从其他地方捞点外快,估计死了都是欠债鬼。

“好吧,那这个认证,具体怎么做?”蔡邕不再纠结分成问题,转而询问起具体实施。

“每年至多一个超等,两个甲等,十个乙等。”刘备不断地伸出手指在蔡邕面前比划,“物以稀为贵,大师这个名头,用多了就不值钱了。”

“超等是什么标准?”

“呃,跟先生那张焦尾琴差不多吧。”刘备迟疑片刻,给出一个自以为合理的解释。

蔡邕直接嗤笑起来。

他那张焦尾琴可是梧桐木的质地,而且是由他亲手制作,亲手调试,音色美妙无比,别说一年,就是十年、百年,也未必有人能做出与其相提并论的好琴。

“先生别忙着笑,我能找到天下所有的木材、能聚拢天下最好的工匠,只要先生不藏私,愿意指导工匠,做出绝世好琴不是空谈。”刘备自信地说道。

“除了传授音乐,还有其他的学科呢?”艺术学院对外宣传的时候,可是把各种科目都说了个遍,蔡邕觉得,自己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刘备摆了摆手,“我已经让人在各地发布告示,但凡是自认为有某方面才能的,都可以前来应聘教员,徐州商会那边也会从江东吴会等地招募教员和学员过来,有个半年时间就差不多了。”

“半年?”蔡邕有些惊了,他本以为把房子休整休整,粉刷一下,桌椅板凳备齐,就可以招生开学了,怎么还要半年?

“教员招进来之后还要考核,培训,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招募学员,再加上准备各种教学器具的时间,半年不算长。”刘备笑道。

想要赚大钱,就要把准备工作做得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