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生平仅见的豪杰(2 / 2)

“来的时候骑着马,也没觉得有多难走,亲自走了一遭,才知道士卒们多不容易。”不用时刻担心身后追兵发起攻击,那股围绕着荀谌的紧张感也消散了不少,他费力地挤出笑容,对韩猛感慨地说道。

冀州军本就缺马,经过长途行军和寒冷天气的双重消耗之后,死了一批又废了一批,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战马,还需要担负起运输粮草辎重的重任,之前文丑考虑到荀谌是个文人,专门给他找了一匹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战马,也被荀谌坚决推辞了。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荀谌表现出了要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态度,这才让那些原本充满怨气的士卒渐渐平复下来,再加上各级将领们不断的激励,勉强维持住了摇摇欲坠的士气。

否则的话,这支部队早就要崩溃了。

相比起步履维艰的冀州军,幽州军凭借装备优势,走得比他们轻松许多。

“有这么好的东西,使君之前为什么不给将士们发放?”郭嘉感受着脚下的暖意,不禁开口对刘备埋怨起来。

郭嘉说的好东西叫做毡靴,是用最粗糙劣质的羊毛捶打成毡,再经过熏蒸和干燥定型等一系列工艺才制成的,看上去笨重丑陋,穿上之后却出奇的暖和,由于形制宽大,踩在厚实的雪面上也不会陷得太深,行走起来更加轻松。

再加上絮在鞋底的柔软无比的厚实草垫,郭嘉觉得有了这东西,就算是走上几天几夜,脚也不会冻坏。

“之前没下雪,这么好的东西在砂石地上磨两天就坏了。”刘备得意地笑着说道:“有钱也得会过日子不是?”

“说的也是。”郭嘉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这个毡靴里面絮的是什么草,为何如此柔软?”

这一次没等刘备回答,简雍就抢先开口吹嘘起来,“这叫乌拉草,产在辽东以北的沼泽之中,以前都是扶余人用来御寒的,去年才传到蓟城。”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郭嘉慨叹一声,继续前行。

幽州军的将士们穿得厚实,严寒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习以为常,直到傍晚时分,远远看见冀州军已经布好阵势等在原地,刘备才下令止步,开始准备做饭。

物资充足带来的好处体现在方方面面,幽州军的战马身披毛毡,马蹄也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不惧怕寒风的侵袭,损耗小了,随军运送的物资自然也极为丰富,木柴、煤炭应有尽有,唯一让人头痛的就是雪太厚,没地方点火,即使拨开雪层,北风也会卷着冰雪把火扑灭。

“把锅放在地下,在锅里生火,用兵器插着面饼烤热了吃,嫌硬就抓把雪放上去化了。”刘备见状,不耐烦地出了个简单粗暴的主意,“用完之后再用雪洗,还能用就用,用不了就索性当炉灶,几百钱的东西,哪有弟兄们吃饭重要?”

解决了生火问题之后,幽州军将士们围坐在温暖的篝火边上,积雪不断融化,铁锅不断下陷,士卒们也从盘膝而坐变成了蹲姿,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见到刘备就着雪吃下一块面饼,然后又精神抖擞地穿行在一处处篝火之间,与士卒们大声说笑,郭嘉不禁再次发出了感慨。

“此等豪杰,令人乐于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