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幌子(2 / 2)

可是面对大宗生意,冀州当地豪强们居然没有联合起来把价钱抬到天上,痛宰幽州商会一笔,而是选择了当老好人,有古怪。

“把带头的叫来,我有话要问他。”刘备眯起眼睛,淡淡说道。

片刻之后,一位亲自经手了好几万石粮食交易的商队头领来到刘备等人面前,开始讲述这次购粮和运粮的全部经过。

据说在一开始,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土霸主们还以为幽州商会只是小打小闹,各自卖了几百到上千石不等,但是随着数量越来越大,这些家伙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开始看紧库房,并且串联起来,做出待价而沽的姿态。

“他们或许以为幽州近几年来招揽了太多流民,粮食供应不上了,想要趁机发一笔横财吧。”这名商队头领分析道。

幽州商会自然也不愿意做冤大头,就在他们商议之后,准备向简雍请示之际,冀州豪强们却又松口了,以七百钱一石的价格,几乎是不限量地供应出来。

这三十万石粮食,恐怕已经耗尽了魏郡和清河郡豪强们家中的余粮,再继续卖下去,他们自己家的佃农、宾客什么的就要挨饿了。

“问题就在这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突然又开始卖粮,而且是以这样的价格,卖出这样的数量。”简雍也意识到这件事并不简单,开始陷入思考。

幽州商会的主人是刘备,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他们这样不计成本地购买粮食,想也不用想,一定是经过幽州官方的授意。

要么是幽州出现了巨大的粮食缺口,要么就是幽州军想要南下攻打冀州,在事先做准备,削弱冀州的战争潜力。

大致说来,能够当上豪强的人应该不是傻子,面对这么明显的举动,他们居然如此无动于衷,实在是反常。

“会不会是袁绍已经察觉了我们的行动,特地授意那些豪强们卖粮?”刘备想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结论。

“袁绍凭什么做出这种资敌的举动?”简雍不禁冷笑起来。

黄忠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羊皮纸地图并将其展开,对那名商队头领询问起来,“你们对外散布的储粮之地是襄国,没错吧?”

“是啊,我们按照使君的命令,所有粮车都要先到襄国城外的庄园,然后趁夜北上,去往中丘和柏人。”

在刘备原本的计划中,襄国是个幌子,是故意露出来引诱袁绍的,只要袁绍入主邺城,他肯定要派出部队向北接收赵国、巨鹿等地,不管是谁,在襄国尝到甜头之后肯定会继续北上。而幽州军南下的主力就会在中丘以逸待劳,对其迎头痛击。

只要打疼袁绍,使其到明年开春之前都不敢轻举妄动,幽州军即便要同时对付侧面的张扬和黑山联军,也能把战线维持在逢山渚水大陆泽一线,对袁绍施加压力,为吞并东部渤海、河间两郡创造有利条件。

“使君,我们设下套子是要打狼,可是如今,恐怕会引来一头猛虎。”黄忠沉声说道。

“什么意思?”刘备问道。

“意思就是说,襄国只是个幌子,刘备真正存粮的地方,是在中丘或者柏人。”荀谌在地图上重重画了两个圈,对目瞪口呆的郭图等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