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成功,便成仁(2 / 2)

毕竟现在官职不值钱,用来骗乡巴佬的钱,正合诸侯们的意。

“出来看了一圈,还是觉得幽州好,官府想做什么事都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田畴回想起在幽州的所见所闻,不禁又是长长叹息一声。

“那是你师兄用自己的名声换来的,现在天下那些世家豪强,估计没几个愿意支持我们的。”刘备笑着说道。

他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令那些在东汉王朝的政治框架下,享受了一百多年好日子的世家豪强恨之入骨。

当初在辽东,刘备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消灭,把当地豪强连根拔起,这才得到发展需要的财力、土地和人力。

后来刘备当上幽州牧,有了数年积累下来的钱财,再加上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他也就用不上过于激烈的手段,只是用技术和商路,从豪强那里换取了土地,以及最重要的,被束缚在豪强土地上的劳动力。

手段不一样,但这些年来,刘备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同一个目的——剥夺大地主阶级对民众的人身依附,使他们空有钱财,却不能像以往那样,组建起自己的势力,拥有对抗朝廷的实力。

这是任何一个王朝统治者都想要做的。

也是任何一个世家都极力避免的。

田畴疑惑地问道:“我看幽州那些豪强们很开心啊,不但唯师兄马首是瞻,还经常主动出钱,为各地修桥补路,兴建学堂呢。”

“那是因为他们缺少进一步上升的门路,需要用钱财给子孙铺路,而不是嫌自己钱多了烧手,非要花出去才开心。”刘备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在他看来,这个师弟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涉世未深,加上心思太正,和好人打交道自然是如鱼得水,可要是被扔到坏人堆里,只怕是要被人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好人想要做事,就要比坏人更聪明,更懂得各方面的门门道道。

见田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刘备继续说道:“但是对于冀州和更南边的地界来说,在幽州施行的这一套就不适用了,那边多得是几百年的世家,他们什么都不缺,整天想的就是怎样维持自己家族已经得到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只要能保住荣华富贵,谁当皇帝都是一个样。”

“这种人就难对付了。”田畴皱起眉头,苦苦思索起来。

刘备所描述的那些世家豪门,只要是读书人就都有所耳闻,他们有钱有势,声望仅次于统治了天下四百年的刘氏,想要用利益交换,从他们手中剥夺土地和人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为兄要在幽州不计成本地建学堂、培养学子了吗?”刘备饶有兴趣地看着田畴问道。

经过这么多的铺垫,就算田畴再心思单纯,也已经能够想明白了,他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

“师兄是想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填补那些人消失之后,在政坛上留下的空余位置。”由于过于兴奋,田畴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那就是说——”

“那就是说,跟着我走,就要做好拼命甚至是没命的准备。”刘备接下了田畴不敢说出口的话,“我们和世家豪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只有一方能活下去的战争,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