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位置很重要(2 / 2)

“刘使君或许还不知道,幽州富庶强盛,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太行山,黑山军数十万老小更是无人不知幽州刘玄德的大名。”眭固陪着笑,又来了一记明目张胆的马屁攻势。

刘备似乎是被吹捧得心情愉悦,身子向后一仰,换成了更加舒服的坐姿,笑着对眭固和于毒二人说道:“依我看来,张燕首领乃是朝廷任命的平难中郎将,如今主动参与讨董,更是一片拳拳之心,袁盟主不该将他拒之千里之外。”

眭固和于毒对望一眼,惊喜地问道:“这么说使君是愿意与黑山军结盟?”

“事关重大,单凭二位传话恐怕不行,这样,你们回去转告张燕首领,就说本官希望与他当面会谈,还望他不要推辞。”刘备说道。

得到刘备的口头承诺之后,于毒已经是乐不可支,但是眭固还有些犹豫,担心幽州这边会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要给黑山军来个斩首行动,最后还是刘备亲手写了一封书信,邀请张燕前来会晤,这才放心地离去。

等到二人离去,刘备立刻起身,来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方,开始研究起并州和冀州一带的地形来。

“玄德,我们真要与黑山军结盟?”简雍脸上显出为难之色,在他看来,袁绍拒绝张燕的原因,不仅仅是嫌弃张燕和黑山军的出身,更是由于这几年来,黑山军盘踞在太行山脉,将周边州郡祸害得够呛,名声实在不怎么地。

如今刘备借着南下讨伐董卓的大义名头,在冀州很是秀了一把存在感,不但招揽了田丰沮授等几名顶尖人才,还悄无声息地把负责冀州北面防务的麹义给拉拢到自己一边,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半个冀州收入囊中。

即便黑山军再声势浩大,号称有百万之众,但对于帐中众人来说,农民军的百万之众究竟有多少水分,简直说都不用说,真正能够上阵杀敌,作为军力补充的青壮,恐怕连两万人都达不到。

在简雍看来,与黑山军结盟,未必能获得多少实利,而且一旦与黑山军拉上关系,刘备的名声也就臭了。

“宪和啊,你是只看了人,没有看地啊。”刘备叹了口气,指着地图上冀州和并州交接的地方,斜斜向下画了一道。“黑山军活动范围集中在太行山一带,阻隔了冀州和并州之间的来往交通,眼下他们实力不足,只能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但是,如果有人掌握住并州,再收编了黑山军,想要攻击冀州就毫无阻碍了。”

太行山作为华夏东部最为险峻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北起幽州军都山,向南一直延伸到黄河附近的黑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在太行山的阻隔之下,并州和冀州之间只有号称“太行八陉”的八条咽喉要道相通,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黑山军落在别人手里,或是仍旧保持现在的流寇身份,即便我们拿到了冀州,如果想要大力发展生产,就必须在绵延千里的太行沿线处处设防,长久下去,拖都被拖垮了。”刘备伸出手指,在地图上不住地指指画画,看得简雍频频点头。

赵云这时候也来到地图前方,指着黑山北面说道:“如果拿下冀州北部,再掌握上党、壶关一带,不管谁攻下洛阳,都要担心我们兵出河东,切断通往关中的路线。”

经过这一番解释,简雍终于想通了,黑山军本身没什么重要,也没有太强的战斗力,但是,他们位于易守难攻的地区,并且卡在冀州的腰眼上,这个位置是很要命的。

刘备看着这个老朋友,心中也略有失望,简雍搞情报搞外交是一把好手,可是论起战略眼光就差了许多,或许他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什么耀眼的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缺陷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