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决意迁都(2 / 2)

“调虎离山,不错。”在董卓看来,只要除掉皇甫嵩这个拦路石,再将他麾下三万凉州边军收归自己麾下,就算袁绍等人跳得再凶,也根本动摇不了自己的根基。

只是如李儒所说,洛阳世家在此耕耘了近二百年,所有的权势、财富、人脉都集中在这个地区,他们怎么可能容忍董卓迁都长安的决定?

若是遭受大多数、乃至于绝大多数朝臣反对,迁都行动又该如何进行?

“相国可曾想过,今日关东能组织起声势浩大的联军,正是因为对世家豪强过于纵容,过于优待了?”李儒见董卓又开始犹豫,不禁冷笑起来。

董卓一想,可不是这样吗,关东联军那一群反贼,几乎全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当初自己初掌朝政,还想着和世家大族、尤其是汝南袁氏搞好关系,想不到一番好心,现在全变成了砸向自己的石头。

李儒继续说道:“世家豪强本就不是什么知恩图报之人,他们世受皇恩,能有今日的权势地位,都是依靠朝廷的庇护,相国想想,他们连皇家的恩德都不念,又怎会念着太师的恩德?”

这一番诛心之言可谓是鞭辟入里,句句印在董卓心里,让他眼中渐渐泛起凶光。

“伍琼、周毖!”董卓反复念着这两个名字,心中杀意陡生。

当初放弃通缉袁绍,并给他授予渤海太守职位,又将一干袁氏门生故吏安排在关东各州郡的紧要位置,都是出自这二人的建议。

现在想想,恐怕这都是他们早就策划好的。

董卓转向李儒,如今他能够信任,并且委以重任的也就是这个人了,“文优,依你之见,老夫是要杀人立威?”

“杀掉一个看不顺眼的,再杀掉几个为他抱打不平的,其他人就都老实了。”李儒笑着说道。

“老夫想杀的人太多了,怎么办?”董卓心中计算着要杀的人,口中继续问道。

李儒也不含糊,“杀人这种事费不了太多力气,相国只要觉得能解气,多杀几个便是了。”

于是,初平元年正月,在董卓指使下,郎中令李儒毒杀废少帝、弘农王刘辩,天下震惊。

紧接着,董卓召开朝会,向满朝文武宣布了自己想要迁都的想法。

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显得不是那么可笑,董卓特意找到一本极为冷门的谶书——《石包谶》,堂而皇之地地宣称,当初高祖在长安建都,一共历经十一世;后来光武帝在洛阳建都,到现在也正好是十一世了,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按照《石包谶》的说法,我们正当迁都返回长安,才可以让天下长治久安。

这话一说出口,立刻遭到了激烈的反对,而反对的声音,还是来自于董卓极力拉拢的高官——司徒杨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