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兵临城下(2 / 2)

张飞虽然对关羽的话比较认可,但嘴里还是咕哝个不停,他的家乡在幽州,一个数百年来饱受胡人南下侵扰之苦的地区,作为土生土长的幽州汉子,他对这些异民族邻居也没有丝毫好感。

但是出于一名武者的骄傲,张飞实在是无法向弱小的人挥动兵器。

没想到他这番话说出口,却彻底激起了关羽的怒火。

“你以为天下百姓都是身经百战的勇悍之士?那些死掉的高句丽人或许在你我面前是弱者,那他们若是拿起武器来到辽东,面对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农夫,他们是强者还是弱者?到那时候你能指望高句丽人也不向汉人百姓举起刀子?看不惯是吗?看不惯就收拾行囊,给我滚回辽东去!”

挨了一顿臭骂,然后又被赶出中军大帐,张飞感觉自己快要气炸了,可是面对二哥,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忍气吞声。

左顾右盼了一番之后,张飞灰溜溜地来到营寨外围,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他闷闷不乐地垂着头,顺手揪了根变成金黄色的草秆,逗弄起一只蚂蚱来,看那架势,是不把一套枪法使完不罢休的。

这只秋后的蚂蚱本来就是奄奄一息了,趴在那里等死,可是被张飞一番撩拨之后,反而激发了体内最后的潜力,和张飞斗了个旗鼓相当。

过了一阵,徐荣背着手也溜达过来,默默地站在旁边,观看张飞和蚂蚱激烈交锋。

“俺没事,不需要劝解。”又过了一阵,失去耐心的张飞扔下草秆,嘟囔着说道。

徐荣冷哼一声,背着手离开了,“堂堂辽东大将,居然欺凌一只弱小的蚂蚱,亏你下得去手。”

被人用自己的话来打击,张飞彻底无语了,他扔下草秆,仰面躺在金黄的草地上,呆呆地望着碧蓝无垠的天空。

许久之后,张飞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起身拍打掉身上的草屑,向自己部队的营寨大步走去。

越接近国内城,高句丽人的村庄就越密集,武装力量和警备水平也高了起来,扶余猎手们无奈地发现,原来那一套战术行不通了。

按照关羽的指示,这些扶余猎手放弃了杀人放火的打算,转而潜入国内城附近的山林,静静等待着新的命令。

一两天后,联军的主力部队在国内城附近显露踪迹,直到这个时候,高句丽人才知道,汉人来了。

在关羽的刻意安排下,联军前进得不慌不忙,这支庞大的军队非但不隐藏行踪,反而一路喧嚣,掀起了遮天蔽日的尘烟,隔着老远都能看到。

正因如此,国内城周边数十里的高句丽人都及时逃跑了,他们在远远看见汉军的踪迹之后,纷纷收拾财物,带着妻儿老小向国内城逃去,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逃进了坚固的国内城,也就意味着自己能够活下来了。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前行,沿途搜索那些人去楼空的村庄,找到了大量来不及被搬走的粮食,虽说对于八万人的军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或多或少地也减轻了军粮的压力。

与此同时,国内城里已经是鸡飞狗跳,彻底乱成了一团,联军刻意驱赶周边高句丽百姓进城,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够广阔的山城变得人满为患,几乎每一处空地都被逃难的百姓填满了。

数量巨大的逃难人群,也就意味着规模巨大的恐慌,看着蜂拥而来的逃难百姓,听着他们天花乱坠的描述,城里的居民和贵族们也开始人心惶惶,高句丽人根本无法想象,汉人军队是怎么才能从天而降,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对国内城的统治者来说,城外的汉人军队是极大的威胁,而在城内,威胁同样不小。

百姓们在逃难的时候都不是空着手,但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将值钱的东西带在身上,而放弃了沉重又缺乏价值的粮食,如今进城之后,他们衣食无着,居无定所,几天下来,国内城中就开始频频爆发抢劫和偷窃的案件。

作为国内城目前实际上的统治者,拔奇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在熬了一个通宵之后,拔奇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踏上坚实高大的城墙,借着朝阳的光芒向北方眺望而去。

就在城外五里,原本是宽阔平坦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汉军的营寨,高大的军帐鳞次栉比,将广阔的原野完全覆盖;黑红二色的汉军军旗随风招展,像是厚重的云彩一般连绵不绝,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

“到底来了多少人啊,怎么会有如此庞大的军营。”拔奇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