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2 / 2)

根本没用多长时间,雍亲王就养好了伤,又去了南苑随驾,他本也伤得算不上重。

有关他受伤这件事也被当成意外处理,根本没有深究,钮钴禄满保被夺了职,赋闲在家,当然了,该查的各路人马也查了出来,表面上钮钴禄满保的一个近身侍从的女人,是宜妃娘娘身边放出来的贴身大宫女,弄得这件事儿好像和宜妃脱不开关系一般。

可欧阳调查的就比较细致了,比如说,他还知道宜妃的大宫女之所以早早地放出宫,那是因为宜妃怀疑她是别人的眼线,本着有错杀没放过的的原则,才给‘扔’出宫去,至于这个奴才究竟是不是别人的眼线,宜妃不知道,欧阳却知道,这宫女的妹妹其实是攥在德妃手里的,她彻头彻尾都是德妃的人,哪怕离开了皇宫,也没有摆脱德妃的掌控……

知道了这个消息,欧阳觉得,那个真实的胤禛说不定会感激自己,那位史上的雍正爷,虽然面上冷冰冰的,但一向是个敢爱敢恨,感情浓烈的人,要是知道他额娘竟然偏心到这种地步,为了一个儿子,根本不拿另一个儿子的命当回事,说不定会气得吐血……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iiread 】

不过,欧阳就没那么多的想法了,京城不能乱,他也不想把这事儿闹大,可也不能让德妃好过,暗自里让人不着痕迹地把消息透露给康熙听,果然,当日康熙就下了旨意,到没有直接发落德妃,只说十四阿哥跋扈霸道云云,罗列了不少罪名,狠狠地把他斥责了一通,还着他闭门思过,没有旨意不许离开贝勒府半步,连个期限都不曾给……

旨意一下,十四懵了,德妃更是当场昏死过去,永和宫乱成一团,整个京城幸灾乐祸者有之,心惊胆战者有之,混乱了好一阵子,许多人都在猜测万岁爷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日,户部轮值,欧阳带着明德一起到了御前,张廷玉也在,不过这些天张廷玉似乎累到了,精神不大好,康熙的精神却还不错,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不过,欧阳眼力好,只要稍微注意,就发现自家这位阿玛额头上都是细汗,脸上红的也不是很正常,他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不显,只奏闻了京仓的事。

京仓亏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只是以往康熙爷向来宽宏,纵然知道这里面有问题,查的也并不厉害,哪怕有一些太过分或者太倒霉撞到枪口上的,最多也就是流放,大部分还是降职或者调任,连免职的都不多。

一来,这京仓亏空,实在是有损朝廷的颜面,康熙一向以明君自居,哪愿意让满京城的人看他的笑话?二来嘛,这些官员们虽属小吏,多是六七品,拿到京城根本不够看,可敢在万岁爷眼皮子底下亏空的,哪个后面没有依仗?康熙也不想闹出大事来,所以难免有纵容之嫌了。

可是这一次,康熙爷不知道想到什么,居然让雍亲王严加查办。

对此,明德和张廷玉都很诧异,欧阳到是神色平静,这事儿他心里有数,哪个仓空的厉害,哪几个官员太不像话,贪污的厉害,他们行贿受贿的往来账目,这些证据,早就在欧阳手里攥着呢,以前不动他们,不过是康熙爷没发话。

现在嘛——只用了两日工夫,京仓的硕鼠们就都倒了血霉,十多人涉及了这场官司,家产全部拿出来补赔,人也交部议,之后这些人是生是死,端看他们家产能不能把亏空都补起来,身后的后台愿不愿意保住他们了……

京仓的事情捯饬清楚,行围也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数天,康熙面上丝毫憔悴的颜色都不露,一直将蒙古喀尔喀诸王好生生送离了京城,期间诸如行猎,赐宴,赏银,送行之类,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丝毫不显忙乱,不过,等蒙古诸王一走,康熙便撑不住,回返畅春园时,已经是病得起不了身。

内廷守得严密,消息传不出来,可万岁爷不理事,这却不是假的,畅春园外一时间聚集了六部的尚书郎官,各省的总督,巡抚……一大群人来来往往,几乎日日都有人去畅春园请安,也有拿着公务当幌子,想要刺探内情的。

可是当真能见到圣驾的,也只有张廷玉和明德这两位天子重臣,连各位阿哥,康熙都一个不曾见,偏偏张廷玉也好,明德也罢,都是油盐不进,也没人敢得罪的,想从他们俩嘴里套出什么信息,比登天还难,因着明德的身份,他甚至是近半个月和欧阳连个照面都不打。

可寻常官员们不知道,看不清楚,但皇子们哪个在御前没有耳目,哪怕只看万岁爷每日用多少饭,叫不叫御医,批不批折子,脾气是好是坏等细节处,好歹也能猜出几分。

总之,各方都是蠢蠢欲动,全在思量着这储君的人选。

就在所有人都在观望的时候,内廷忽然传下旨意,十五日南郊大祀,雍亲王胤禛代为祭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