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麟儿(2 / 2)

细细地看过公文,又和往年相比较,欧阳捏着下巴,眨眨眼,觉得自己做得还算可以,至少,百姓们的生计比过去好了,变化不大,但确实是在变好,国库里的银子增加,可老百姓的税没有增多,反而不断地在减免,物价变得越来越稳定,哪怕有些地方灾荒连年,这粮食的价格上升也在控制之中,平常百姓,锦衣玉食不可能,有一些贫困人家,吃饱也有点儿困难,但至少哪怕是遇见荒年,也少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各地修桥铺路,整顿河道堤坝,过去那些因为银钱不足,省略了的地方,这些年也渐渐补上了,开展海外贸易,建立邮政通讯系统,整顿八旗,建立新军……他这一步步的,能做的已经全做了,国家得益,百姓受惠,这其间的平衡,他掌握得还不错。

当然了,弊端依旧很多,像是官员贪腐的问题,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都没法子解决,他不是神仙,也根除不了,最多也就是建起比较完善的监察制度,让贪污变得困难些,得不偿失些罢了。

“四爷,您看看江南那边儿递上来的。”明德见欧阳愣神,拿了份公文,凑过来笑道,“奴才看,这双季稻的成果不错,就是不知是不是下面的虚报……”

江南对清朝来说,一向是紧要又很让人头痛的地方,康熙和京里的阿哥们都对此地看得甚重,要不然,康熙帝也不会时不时地南巡一次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iiread 】

胤禛接了公文,大体上扫了一眼,见说是开始双季稻种植实验的地区,粮食产量乃是亩产达到六石,先是一蹙眉,随即笑了笑道:“这个数目稍稍有些虚,不过不算离谱,亩产六石,那得是极好的田才成,平均下来,四、五石却是差不多的。你当初不也弄过试验田?难道还不清楚?”

明德也笑了,这双季稻的种植,就是他在江南任上的时候开始的,只是当时规模还小,不像现在已经是大规模种植了,下面的人为了政绩虚报一些是常事,其中的水分大家伙都是心知肚明,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固然可恨,但杜绝起来并不容易,在现阶段,能做到不要太离谱,就算是个好官,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谁也不能指望清朝的官场变得绝对干净。

胤禛吐出口气,和明德商量了一下,两个人把公文整理好,就有关双季稻还有在土地相对贫瘠的地区推广番薯、苞米等耐旱作物之类的问题写了个折子,处理完这些,两个人就溜达出去吃饭,说实话,这两位都是嘴叼的,官署里的伙食实在吃不下去。

明德还好,从家里带了食盒来,只要热一下就成,胤禛就比较惨了,现在雍亲王府只围绕着福晋一个人打转儿,根本没人理会他,他自己也忘了吩咐,所以,只好派了个小厮到外面的酒楼置办了一小桌席面,刚下了一筷子,外面快马加鞭跑来一个雍王府的侍卫,还没奔至,已经高声喊道:“主子爷,福晋开始生产了……”

欧阳手一僵,到底是稳稳当当地把筷子扔下,又和明德交代了几句,才很沉稳地起身回府,也是,他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不像一开始一样是只菜鸟,这媳妇生孩子生得多了,他有了经验,哪还能次次紧张无措。

明德目送着四爷上车离去,心里挂念妹妹,这顿饭,再也吃不下去,只好心不在焉地回去继续看公文,他也想跟去雍王府看看啊,可惜,妹子嫁入了皇家,规矩森严,他哪怕是芷云嫡亲的哥哥,也只是皇家的奴才,连想要看望妹妹,也不是轻易能去的。

偏偏,以往生产向来比较顺利的芷云,这一次却例外,整整挣扎了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晨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才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胤禛一屁股坐倒,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咬牙道:“臭小子,就属你最不省心……”

崔嬷嬷却是喜滋滋地用黄绸布包裹着小阿哥,先给芷云看过,又抱出去让四爷瞧:“咱们小阿哥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今日可是佛诞,这是贵人降世了。”

欧阳左看右看,没看出这大胖小子有哪里像个贵人,明明在他额娘肚子里的时候只会捣乱,闹得他额娘吃不好睡不好,偏偏还长得这么肥,就这一个,比当初弘昼和圆圆两个加起来个头都大,怪不得那么难生呢,而且,还长得这么丑!

这话违心了,只是这孩子生得不大像芷云,也不大像欧阳,到和康熙有七八分的像,难免让做人家爹的觉得心里不太舒坦。

欧阳拍了儿子圆滚滚肉呼呼的小屁股一下,招得他哇哇大哭,这才派人去宫里报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