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棋道(2 / 2)

康熙也没留人,虽然现在过年,他已经封了印,可到底还有不少事情忙,没多少闲工夫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

许是折腾了许久,又填饱了肚子,乐乐趴在欧阳怀里,没一会儿就睡得香甜,清晨已过,难得今日是个大晴天,太阳红彤彤的喜人。

芷云搂着乐乐,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眼睛却看着闭目养神的欧阳。

“怎么?我脸上长花了?”芷云的视线太灼人,欧阳想当没感觉到也难。

“我在想,和康熙下棋,感觉如何?”芷云摸了摸手指头上的戒指,眼角的余光却瞅着欧阳的一双修长大手,他的手保养的极好,法师全是这个特点。

欧阳笑了笑,将芷云搂进怀里,牢牢护住,其实,他们府里的马车经过改造,一点儿颠簸也感觉不出来,可这一下意识的举动,却还是让芷云觉得心里熨帖。

“我还好啊,反正我的棋力有限,康熙的棋力其实也不怎么样,对局起来,正好是旗鼓相当,用不着操心怎么输,又输的不会太难看……”

欧阳轻描淡写地笑道。

对他的话,芷云却一个字不信,说的到简单,可不过一盘棋,竟让千古一帝的康熙爷神思不属,浮想联翩,欧阳这手段,虽然不着痕迹,可也着实够厉害了,要不是小乐乐打了个岔儿,康熙还不知道被忽悠成什么样儿呢。

欧阳挑了挑眉,笑道:“别把我想得太厉害了,我可真不算善弈,和皇帝下棋,不是个容易差事,要不然,翰林院的棋待诏们,也不至于做得那般辛苦,一批又一批的换了!与那位对弈,赢了不行,皇上不高兴,就算当时不说什么,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给你穿小鞋,可输了也不好,皇上日理万机,不过偶尔下下棋,他的棋力能怎么高超了,你一个一辈子沉浸此道的高手,连个外行都下不过,岂不是欺君?”

“当然,我没有棋待诏们那么被动,可跟皇上下棋,也不是什么舒服事儿,所以,我不是跟他下,而是跟自己下,不过着意下出堂皇气度,行的是大道,每一步都光明磊落,换了别人,与人对弈的时候还专门考虑自己的棋风,还能不着痕迹,让对手看不出来,那不太现实,可咱们法师,一心多用只是最基本的能耐,要做到如此,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至于看了我的棋风以后,康熙会想到什么,想到谁的棋,那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芷云低笑,算是同意了自家相公的说法,又和他说起在永和宫德妃娘娘的意思:“静柔大了,虽然我不觉得她嫁去蒙古有什么,反正爱新觉罗家的格格大多都是走这条道,若筹谋得好,反而比在京里舒服……”

说到此处,芷云顿了顿,想到爱新觉罗家的公主格格们嫁去蒙古,长寿者少,多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就……

心里也是叹息,这些格格们心思太重,再加上生活习惯也不适应,多有幽怨,身体也柔弱,难怪会早亡,可是,要能放开心怀,只要不是穷山恶水,在那大草原上,反而比京里更自由,骑马打猎,可以消遣的活动比京里多得多。

都说蒙古的额驸残暴粗鲁,有些还嗜酒,好打老婆,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不可能所有的额驸都如此,再说,公主毕竟是主子,大清又是国力强盛,要是自己强势些,对方怎么敢放肆,再不行,陪嫁嬷嬷制度是做什么用的,大不了少召见几次,总之,只要自己想好好过日子,怎么也能过得快活,就怕公主们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其实,这也是芷云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个年代的女人们,哪怕是公主,又怎么可能不在乎自己的丈夫呢?

纷杂的念头闪过,芷云咳嗽了声,继续道:“既然李氏不想静柔远嫁蒙古,那咱们想个法子,让她嫁在京城,也不是不行,可是,乌雅家的就算了。”

“我过阵子让手下人把京里适龄的年轻人列一个单子,咱们好好挑选挑选,无论如何,静柔都是咱们家的女儿,嫁不好,我也没脸,不过,最要紧的是,你赶紧找个机会跟她说,那李敬儒绝非良配,让她早早明白过来,要不然,别管嫁给谁,她心里有结,也好过不了。”

芷云点点头,这事儿是该解决了,抽个时间,让静柔亲自去看看那李敬儒的丑态吧,不过——“我记得原本的胤禛,似乎有个挺厉害的暗探机构,叫什么粘杆处的,现在是不是落到你手里了?”

欧阳翻了个白眼,苦笑道:“暗探当然有,哪个皇子手底下没几个得用的人手啊?不过,远不像后世那些影视小说里描述的那般神奇,到我手里之前,甚至连身手好的都不多见,全是下九流的人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