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围城对峙(1 / 2)

 左宗棠当然严词拒绝了华夏军使的建议,冷笑着将他轰了出去,“随便你们来攻打吧!”</p>

他本能地以为,这是华夏天国军在诱骗,玩了这么一个大花招,实在可恶。</p>

华夏军的军使,在离开了杭州城前,愤怒地转身狂呼:“左巡抚,您要三思啊,不要以个人好恶而固执,否则,你会将千万人送入不归路。”</p>

“哼,你等着吧,”左宗棠指着那军使冷笑。</p>

华夏天国军的兴起发展,固然是个谜,令左宗棠疑惑不解,可是,怎么会那么一帆风顺,传奇一般?已经严重地超过了理智的层面,令人费解了。</p>

在军使失败返回以后,罗阳没有放弃政治解决的希望,再次派遣了军使,携带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敦促左宗棠认清情势,向华夏军投降:“本王怜惜左巡抚的才华,气魄,实在不忍心战场相见也。”</p>

对于晚清三个帅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罗阳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他最佩服的是左宗棠,最讨厌的是李鸿章,对曾国藩,也爱恨交加。同时他也承认,清军三帅,无一例外都是大能人,所以,即使最讨厌的李鸿章,都在逮捕以后没有妄加杀害,而是拘捕起来,长期关押。对于左宗棠,他最希望的就是和平解决。</p>

历史上,左宗棠西征陕西甘肃,悍然维护华夏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动,收复新疆地区,巩固祖国版图的功勋,彪炳千秋。他对西方列强的强硬态度,最能让人肃然起敬。相比于他,那个李鸿章就是个人渣。除了会作官,跟随着西太后的旨意混官场搞经济,大肆贪污腐化以外,就是卖国求荣,丧师失地,好象现代社会,还有股风潮为之辩驳,说历史大势,无可挽回,李鸿章不过是代替清王朝,代替封建中国受辱而已。</p>

这种粉,实在低级,侮辱中国人的智商,如果换一个人来主导晚清的中国政治军事实权,特别是左宗棠类,那中国的命运可能截然不同。如果以为李的腐朽恰好为中国走向共和铺垫了道路,那更是无耻之尤。毕竟,中国坠入列强欺侮的深渊,是从李开始的,就连日本全面侵华,也是其国运的后续,所以,李鸿章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罪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p>

同一时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平定陕甘的胆略,显得异常壮烈伟大。</p>

“锐王,您为什么要坚持招降左宗棠?”黄文金,陈坤书等将领都不满了。因为左毕竟是一个湘军的将领,而且是方面之才,是个凶残的敌人。</p>

“因为,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迥然不同,”</p>

“哪里不同?”</p>

“你不会知道,简单地说,曾国藩和李鸿章自私自利,一脉相承,而左宗棠真正爱国忠诚,可歌可泣!”</p>

“锐王?”大家迷惑了,左宗棠的爱国忠诚在哪里啊,谁知道?可是,既然锐王已经这样说了,大家也不敢多疑。</p>

罗阳第三次派遣了军使,向左宗棠递交了书信,信中,对两军的兵力,武器弹药等,都作了详细地说明,认为清军绝对不是对手,一旦战斗,必然惨败,所以,要求左宗棠珍惜部下的生命,理智地投降。</p>

“本王绝非贪婪不战而胜之功,而欲以为保全华夏民族元气之果,希左大人审时度势,正确决策!”</p>

可惜的是,左宗棠拒绝了。</p>

三次劝降以后,罗阳才调遣兵力,包围杭州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