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百炮轰鸣(1 / 2)

 一面攻击一面前进,李鸿章部队能够从渔沟前进了二十余里,到达了大庙,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所以,捻军骑兵的扰乱战术无疑是成功的。</p>

夜晚,看到形势不对,李鸿章决定不再前进,立刻扎营。</p>

“大人,也许,我们迅速突击而走,趁着夜幕,是不是更好些?”马建忠建立。</p>

“是啊,大人,也许,这是唯一的一条选择,”毕德格一个老牌的西方爪子,都着急了,看到淮军这么强大的部队,居然给人家忽然来去的骑兵堵截得无法动弹,他也觉得心里慌慌的,知道不是好兆头。</p>

“两位的建议,本巡抚会认真考虑的。”李鸿章打了一个官腔,立刻命令各部就地扎营。</p>

他考虑的当然要比别人更深一层。夜间突击而走,固然不错,可是,敌人的骑兵在夜间也突击呢?到底谁更吃亏?</p>

在突击的路上,无法照应,一旦捻军的骑兵排山倒海而来,淮军溃散,则他和他的残余淮军的种子,将无一例外地要成为人家的刀上鱼肉!</p>

洋枪洋炮,还是白天战斗更有优势,所以,李鸿章的驻扎下来,也是实际情况。</p>

不过,刚扎下营来,他们就感到了不对劲儿,具体怎么不对劲儿,机会随便看一眼就能知道,首先是南面,捻军的骑兵还没有退,远远地扎着,在南面整个建立了一道堵截线,那一丛丛的火把证明了其强大的兵力,数量。夜幕使这哄兵力的众多得到了夸张和蔼变形,使之看起来更加宏大,所以,每一个淮军官兵见了,都忧心忡忡。</p>

李鸿章用望远镜子观察着南面捻军的火把群,第一次感到了无助和恐惧,“这么多啊。”</p>

这只是开始,不久,在他们军营的东面,也出现了大量的火把,那证明了,又有敌人在蜂拥而来。再接着,在西面也出现了大量的火把,使李鸿章震撼得想要立刻带兵从北面绕道而行。</p>

可惜,新的火把,源源不断地从北面穿越而来,密集地汇集到了清军的军营北面,再接着,到了三更天的时候,几乎整个淮军的外面,都被密密麻麻的火把群遮掩住了。</p>

这是个不妙的消息,证明,数量众多的敌军已经将军营彻底地包围。</p>

“建忠啊,你怎么看这情况?”李鸿章再也沉不住气了,依他的经验,周围包围而来的敌人,至少在十万以上。</p>

马建忠等人,一共四个幕僚,冷着脸儿苦笑:“巡抚大人,您别急,匪徒之多,我等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我淮军向来以少胜多,等到明天,我军一起奋发,将敌人击败!”</p>

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p>

淮军也不是吃素的,在夜间,加强了警戒,保持了充分的战斗力,三分之一的警惕守卫,其余的人休息,刀枪不离身,许多人还一直在连夜加紧挖掘壕沟,想使它更宽更深些。</p>

一队队的巡逻士兵,密切地关注着周围的动向。</p>

在李鸿章紧张的时候,罗阳也很紧张,但是,紧张的内容并不一样,他担心地追问了很多问题,将负责侦察的官兵弄得哭笑不得,只得拍着胸膛,揪着头发保证,如果自己的侦察结果不对,甘愿军法。</p>

“确实是李鸿章吗?”</p>

“确实是!我捉了几个俘虏了,他们都说的。”</p>

“敌军两万余?”</p>

“是啊。”</p>

“那,再探!”</p>

“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