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瞎操心(1 / 2)

 结果,军机处给出的答案,一样是模棱两可,主战的康亲王想说就顺了尚可喜的意思,撤藩,但边上有个尚之隆看着,想说什么,最后只能憋着。</p>

三藩的质子们自然是主和不主战的,但看看皇帝的脸色,再看看其他大臣,两位额驸顺带耿昭忠,都觉得这事儿玄了,皇上大约早就想好要动刀子了。自家兄弟的基业,怕是保不齐了。</p>

开了半天的会,最终决策权还在玄烨手中。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会议一结束,三位质子就被留了下来。</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三人跟着玄烨进了西暖阁,先是沉默,而后才对三人说:“朕,不会撤藩。”此言一出,三人脸上都流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p>

“你们的父王,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忠臣,也是良将,为先皇能够顺利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你们与朕,与皇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因此,朕只有一句话。朕,不削藩!”</p>

“谢皇上恩典,皇上英明。”三人感动莫名,整整齐齐地纳头下拜。玄烨上前扶起居中的耿聚忠:“柔嘉姐姐一向可好?”“蒙皇上恩泽,公主安好。”耿聚忠恭敬道。“皇姐身体孱弱,额驸要加倍小心。”玄烨沉吟道。</p>

“臣领旨。”耿聚忠一抱拳:“皇上垂怜,皇后娘娘的细心安排,让臣与公主受益颇多。臣谨代表公主叩谢皇恩。”耿聚忠说着就要拜下去。</p>

被玄烨一把扶住:“都是自家人,不必见外。两位皇姐在朕年幼时多番照拂朕,这份恩情,朕是不会忘记的。和顺姐姐那边请额驸代为问候。”</p>

寒暄完了,就该说正事儿了。玄烨明确告诉三人,自己不会削藩,其实是少说了两个字。他是不会主动削藩。但若是有人送上门来,强烈要求撤藩,那么他是不会推脱的。</p>

这就好像当年,索尼一次两次乞休,但玄烨三次四次不同意一样。时候未到,样子还是要装一装的。</p>

再说,绿营将领刚刚才派下去,总要给他们一点时间的。而且,玄烨还觊觎这一次秋闱的士子呢!江南一旦打起仗来了,科举是肯定要中断的。没准三四年都没法恢复呢!想到了这一层,因对的法子也就应运而生了。</p>

首先,自然是赐下良药派人送到广州尚可喜的手上,好好安抚他,让他放心养老。顺便也给吴三桂和耿精忠一个暗示,朝廷的确是给不出钱,并不是真的想和三藩翻脸。</p>

使臣是大张旗鼓出去的,一路上免不了要做一些宣传,说朝廷对三藩是如何如何倚重,如何如何皇恩浩荡,老王爷已经把爵位让给了儿子。皇上还惦记着他的病情,给他送药。</p>

那些在云贵高原上受苦受难的民众,外加上江南的反清势力全都大跌眼镜。朝廷这一招真是高啊,这样吴三桂他们几只老乌龟就更加死心塌地帮他们欺压百姓,聚敛钱财了。</p>

本来他们都觉得,朝廷养着三藩不过是当看门狗养着,老狗自知无力再为主人效劳,上书请辞,朝廷肯定会顺水推舟的。</p>

没想到朝廷不但没准奏,还一副舍不得老狗,要挽留老狗的样子。这叫那帮子有志反清复明的人们义愤填膺。更加叫嚣着要先杀走狗,再杀鞑子皇帝。</p>

这样的宣言在朝廷正式驳回了三位藩王的撤藩请求后开始甚嚣尘上。为了把这些力量适当凝聚起来,地方政府在朝廷的暗示下,开始动手清楚一些边角料。公开杀掉一些无组织的小角色。维护朝廷的威信,“保护”三藩王的名誉。</p>

赫舍里并不知道这些,她还在为三藩的事情悬而未决忧心忡忡。康熙十五年都过去大半了,怎么还那么平静。为什么自己穿来了之后,什么事儿都像是进入了慢动作模式。</p>

其实她不知道,在高层们眼里,皇室是亲汉的。因为她和玄烨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汉文化和汉人生活习惯的推崇。以至于这些年,朝廷在处理满汉矛盾的动作上收敛了许多,不再像鳌拜在的时候那样,大肆处决汉人。</p>

这种政治风向上的改变,导致包括三藩在内的大部分亲王大臣们,都觉得皇上会姑息三藩和那些反政府势力是正常的。</p>

那些坚持满人正统的声音虽然还是很坚定,但抵不住大部分观望派的诞生。就像赫舍里自己说的那样。满人入关已经快三十年了。</p>

眼看着第三代领导集体里的小娃娃们如今都已经会走会跑了。满人上到贵族下到普通旗下人。都已经接受并融入了汉人的生活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