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各种心思(1 / 2)

 中宫有孕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慈宁宫,太皇太后正在浇花的手停了一下:“这的确算是个好消息。”太医楞,什么叫“算是好消息”?这分明就是个好消息啊!太皇太后没有表示赏赐,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句:“该怎么办便怎么办吧。”</p>

太医默默退出去,心说今天出门大概是没看黄历了,主子们一个比一个奇怪,一句该怎么办便怎么办,好像什么都说了,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说。回到太医院,把皇后的脉案入档,太医们各自挠头。</p>

太皇太后重新拿起花洒:“格格,你说这事儿多邪性,她们两个,竟又同时有喜了。”苏嘛拉姑躬身:“太皇太后,这是好事儿,皇家又该双喜临门了。”</p>

“双喜临门?只盼不要出什么事儿才好,这人与人,是最禁不起比较的,我叫你二阿哥那里多用点心,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哎,但愿是我多心了。但愿皇帝种的,是情根,不是祸根,”</p>

“太皇太后您多虑了,只是,如今皇后身怀龙种,她若还这般下去……”苏嘛拉姑有些担心。“所以我说,但愿得种下的不是祸根,一切只看皇帝怎么调停了。这一回,慈宁宫要看乾清宫的眼色行事了。”太皇太后伸手将花叶上的水煮抚落:“一会儿他来请安,皇后的事情,先不提。”</p>

太医上坤宁宫请平安脉的事情,玄烨一早就得到了消息。太皇太后是故意做给他看的。赫舍里连日昏睡不醒,请安时也只是敷衍了事,太皇太后知道,玄烨当然也看在眼里。仍在生气的玄烨只当她是在示弱,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故意摆出落寞的样子。他大庭广众之下给她难堪,她也只能认了,没有任何反抗地承受。</p>

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给你的惩罚知道吗?而且,这惩罚还不够,远远不够。我记得我说过的,马佳氏有五分像你,你该知道,她为什么受宠的。而今,我会给她更多,比曾今给你的,还要多。我要你知道,在这里,只有我高兴了,你们才有好日子过。不能不说,赫舍里的沉默不但没有把他的心火消下去,反而更胜了。</p>

太皇太后派人封了二皇子的居所,隔离了所有服侍他的人,这是之前就和他商量好的。商量的时候,并没有提及皇后,玄烨遇见她,说了半句话,就没了下文,也不知道她进过二皇子的居室。因此,太皇太后派太医进坤宁宫的消息传到玄烨的耳里,他正在翻折子的手停了:“你说什么?皇后进过承庆的房间?她进去做什么?”</p>

“回皇上的话,根据二阿哥的奶嬷所说,皇后没去之前,太医已经宣布对二殿下停药了,是皇后的命令才让太医们改变了主意。当时,二殿下哭闹得特别厉害,但太医说二殿下得的是痨症,下人们都不敢进去,只皇后一个人进去了。”小魏子知无不言。</p>

“别人都不敢进去,她却敢?她也不怕被传染!“玄烨没心思批折子:“太医进去多久了?”“回皇上的话,有一盏茶的时间了。”“让人去坤宁宫候着,有了消息立刻回来禀报……”</p>

“奴才领旨。”小魏子转身刚想下去安排。玄烨又叫住他,顿了一顿才说:“等等,先别去了,等太医出来让他们来见朕。”小魏子又是一躬身,表示明白主子的心思。</p>

看他出去,玄烨静下心来继续批折子。自打在赫舍里那儿碰了钉子后,他想了很久,又经历了无数次碰壁,终于发现目前自己的处境和鳌拜专权的时候相比,只是好了一丁点,只不过是蓝批改了朱批。</p>

至于写什么内容,还是别人定。自己要是写了什么不同的,很快就会发现写了也没用,没人会照办。六部尚书被他换掉了大半,但只是换了主管,真正想把六部的行动指挥权抓在自己手里,还早得很。</p>

比如说明珠和姚启圣现在管着兵部,但他们两人之前从没合作过,姚启圣既是汉人又不是个好脾气的,这两人磨合就是大问题。而且,兵部眼下只是个空壳子,真正的兵权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他们两人在那儿自己人磨自己人,完全是瞎折腾。</p>

现在他这个皇帝手里,唯一可以相对玩转的部门,只有礼部。吏部虽然派去了自己的老师,但老师也受制于满汉之分而难以有所作为。先皇生前规定,六部设立满汉尚书各一名,官阶相等职权相当。</p>

然而,这只是规定而已,现实却是满尚书地位远高于汉尚书。至少叫大起的时候,到乾清门外候旨的那些个,都是满人。也就是说,陈廷敬做了尚书反而没有当众面圣的机会了。玄烨要见他问情况,只能让他私底下递牌子觐见。这对他树立威信大大的不利。</p>

知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一国之君却无计可施。这种无力感让玄烨觉得压力比鳌拜在时更大。当他杀了鳌拜,这座山峰跨过去之后,才发现,其实鳌拜把权利全集中到自己一个人身上,是把自己竖起来当靶子,专门给他瞄的。</p>

现在他把这个靶子打下来了。一下子又觉得其实没什么难度,要是早想到挑拨离间,先捧后杀,哪里需要浪费这么多时间。但眼下的状况却没那么简单,鳌拜死了,权利转移到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手里,他们是一群人,目标太大,瞄一个两个完全解决不了问题,要端得一锅端,</p>

更让玄烨头疼的是,他们相比鳌拜来说,不是外人,都是爱新觉罗家的自己人,都是从龙保驾从关外打到关内的一家人。现如今权利在他们手里,他们倚老卖老不肯放权,动不动就把祖宗规矩搬出来说事儿。</p>

他在他们面前,完全没威信。人前客气给你面子,叫你一声皇上,自称奴才。但却都以长辈自居。玄烨得倒过来给他们打躬作揖叫叔叔喊伯伯,他们才有好面孔摆出来,这让已经是皇帝的玄烨憋气却没招,眼下这些老祖宗他是一个都动不了。</p>

几方面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了眼前他依然受制于人的局面。折子看归看,生气归生气,却只能把问题记在心里,在纸上空谈解决之道,没有办法真正实施。</p>

不过,搬倒鳌拜的过程锻炼了他对抗外部压力的信心和耐心,这一点弥足珍贵。他可以在压力面前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选择隐忍观察,等待时机,已经是很不容易。只是,他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会承认,这些隐忍,是被赫舍里一点点逼出来的。</p>

心思放在折子上,一不留神时间就溜过去了。等到他想起来停一停喝杯茶的时候,才看见一边候着的小魏子:“那边情况怎么样了?”“回主子话,太医还没有出来。”小魏子回答。</p>

”嗯?还没有出来?这都过去很久了吧?”玄烨疑惑了。“回主子,已经过去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了。”“你,差人过去看一下。别惊动了她。”玄烨想了想,终究还是不放心。她该不会是病了吧?如果真是因为病了才忍气吞声,那就不好了。</p>

不能不说,在玄烨的内心深处,一直都保留着小时候与赫舍里在慈仁宫作伴,在乾清宫相处的那段时光。虽然她是一贯的小心翼翼,半点也不肯坏了规矩,但细致周到又贴心的感觉骗不了人。</p>

她的确是受命而来,这一点从来都没有否认过,他那时就曾纠结过,试探过。最终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至于皇祖母同意立她为后的时候,他觉得这是自己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