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章 休伤敌方“凤雏”!(2 / 2)

副将道:“不错,大将军称之为凤雏,定下了游击策略,让我们全力辅佐!”</p>

李彦险些笑出声:“你们大将军真有眼光!”</p>

原来是吐蕃凤雏领兵,怪不得这么配合。</p>

李彦再看向伏俟城,眼中透出怜悯。</p>

吐蕃扶持的吐谷浑新汗王,正躲在王城中,摆出一副坚守之势。</p>

还别说,这座城池比起吐蕃的王城更加久远,城墙高大坚固,还真不是轻松能拿下的。</p>

自古攻城战本就是最头疼的事情,虽然知道拿下王城,对于收回吐谷浑全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裴行俭也没有率先去啃这块硬骨头,而是不断寻找野外交战的机会。</p>

对方的军队也很灵活,并不与唐军硬碰硬,每每避其锋芒,转战游击。</p>

这场战役歼敌三千,是四方围堵,将敌人赶进了包围圈,并不容易。</p>

如果对方的统帅不是勃伦赞刃,那这仗还有的打,但现在嘛……</p>

吐谷浑伪王根本不知道,他期待的援军到底是哪方阵营的!</p>

李彦又问:“你们的粮草,是哪个部落提供的?”</p>

副将道:“西南方的羌民部落。”</p>

“去看看!”</p>

李彦将善后工作交给黑齿常之,自己带着人马往,羌民部落而去。</p>

一路上,他将沾满血迹的,换成了一身绯色官袍,把氆氇臂章戴在胳膊上。</p>

果不其然,当他来到部落,部酋头人迎出时,看着那一颗颗大瑟瑟,露出敬畏交加之色。</p>

对于这些没文化的蛮夷来说,大唐戎装上的等级区别,他们认不得。</p>

倒是吐蕃镶嵌在衣服上的金银宝石,更加一目了然。</p>

但像这么多大宝石的,还真是少见,太瑟瑟了。</p>

李彦挥了挥手,立刻有人用当地土话宣讲:“这位是大唐定远将军,吐蕃赞普亲封的吐蕃钟!”</p>

听到吐蕃赞普所封的吐蕃钟,居然是大唐定远将军,头人眼中顿时露出浓浓的不解。</p>

李彦道:“问他,为什么给入侵的蕃贼提供粮草!”</p>

头人手舞足蹈的比划起来。</p>

翻译官道:“将军,这头人说是被逼迫的,如果他们不提供粮草,吐蕃人就要率先杀光他们。”</p>

李彦不置可否:“先等一等吧!”</p>

他闭目练功,耐心等待一个时辰,小王子拍马而来:“师父!师父!”</p>

李彦睁开眼睛,微微点头:“吐谷浑的暗卫解决了?”</p>

小王子点头:“死忠于噶尔家族的,已经全部除去,归降的则回吐蕃与妻儿团聚,留下的情报经过汇总,请师父过目。”</p>

李彦接过,就见上面已经用汉字翻译,正是吐谷浑部落的情况。</p>

哪些羌民部落亲近大唐,哪些亲近吐蕃,亲近吐蕃的,又是否是噶尔家族的死忠。</p>

一目了然。</p>

如果不是暗卫,还真的没办法收集的如此详细。</p>

李彦很快查到这个部落:“三次主动向吐蕃军队提供粮草,将青壮送入军中……”</p>

小王子用刻骨仇恨的目光看了过去:“吐蕃侵我汗国,他们身为吐谷浑人,反倒送兵送粮,对敌人如此死忠,该杀!”</p>

李彦颔首:“我大唐愿助吐谷浑复国,但绝不养白眼狼,这些死忠于吐蕃的部落羌民,趁机清除。”</p>

小王子立刻抽出了宝刀,拍马冲上:“师父,交给我!”</p>

眼见情况不妙,头人露出狰狞之色,刚要去拿武器,就被小王子一刀砍翻在地,然后领着大唐精兵冲了进去。</p>

李彦不再关注这里,而是仔细浏览起情报。</p>

夷狄一向畏威而不怀德,再加上李治前些年的迷惑操作,唐人在吐谷浑内并没有多少亲近部落。</p>

反倒是心向吐蕃的有一大批,明明吐蕃灭了国,依旧有许多带路党,甚至还有部落节衣缩食,都愿意为吐蕃军队提供粮食。</p>

难怪钦陵敢定下游击的策略了。</p>

因为吐蕃军队所过之处,是真的能得到支持和补给的。</p>

反观唐军动向,还会被各地羌民通风报信。</p>

哪怕暗卫没了,吐蕃军瞎了一只眼睛,也能通过这样的地利优势,与唐军周旋。</p>

等到噶尔家族将国内局势稳住,钦陵再率军杀回吐谷浑,将此地霸占,那么噶尔家族就有了卷土重来的基础。</p>

可一想到,是勃伦赞刃带兵在吐谷浑境内游击,李彦就微笑起来:</p>

“让他好好把吐谷浑犁一遍,以后控制这个藩国,就方便多了!”</p>

“对待这位主帅,不仅不能擒贼擒王,反倒要优先保护啊!”</p>

“不愧是大唐的福星,吐蕃的‘凤雏’!”</p>